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当前位置:首页 > 育儿知识 > 正文

育儿知识误导,育儿知识误区

cysgjj 发布于2024-06-04 12:33:54 育儿知识 178 次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育儿知识误导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育儿知识误导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是否应让孩子少接触童话故事,因为很多故事会误导孩子的思维?
  2. 对于学前班的孩子而言,是正确引导好还是直观误导对?
  3. 好多孩子喜欢看《小猪佩奇》,但有人评价说是很污的动画片,你看过后是什么看法呢?

是否应让孩子接触童话故事,因为很多故事会误导孩子的思维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孩子目前多大了呢?孩子看的书籍需要父母筛选的,要是觉得童话故事不适合孩子的话,可以考虑给孩子看绘本哦。

育儿知识误导,育儿知识误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绘本是适合0-99岁的人看的,没有年龄的限制。而且绘本中的文字和图画是由两个非常优秀作者完成的,有可能看图是一个故事,看字是一个故事,结合起来又是不一样的故事了。可以锻炼孩子的思考能力,提升孩子的审美。

小学的课文中,也有非常多绘本的作品出现,并且考试时候也有相关的内容。比如《逃家小兔》《母鸡萝丝去散步》等都是试题中出现过的,也是非常优秀的作品。

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去挑选适合他的绘本~ 如果不知道要挑些什么的话,可以私信向我询问哦[呲牙]

育儿知识误导,育儿知识误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嗨,我是 @Laura老师 很高兴回答此问题

绘本是孩子最早接触的书籍,因其丰富多彩的图画,五颜六色的颜色,深深吸引着孩子,绘每个年龄阶段绘画是不同的,就如读书是每个年纪所学课本一样。所以让孩子接触绘本不仅能让其开阔视野,还能增长更多知识。

应该如何选择绘本呢?

育儿知识误导,育儿知识误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首先,要选择适合自家孩子的年龄段的绘本,不能过早,也不能一味的追求热门;

其次,要根据孩子的性别选择绘本。

当然,要拒绝“黑绘本”

购买绘本的途径很多,但盗版也不少,一定要买正版书籍。买之前翻看纸张厚薄是否匀称,有没有刺鼻味道?因为绘本大量是图画,劣质书籍含有铅等有毒物质,孩子碰后如果咬手等,会把这些东西带到肚子里,伤害身体

class="QIHEIHQ7ac7c17dd9ac134a link-at" data-uid="888032094088781" href="***s://***.wukong***/user/?uid=888032094088781" target="_blank" 感谢你的阅读,小小建议,仅供参考

也不一定,这个大人如何和小孩子解释。这个没有一定得,童话故事美好的,也是给小孩子心灵的纯洁,有些让孩子学坏。家人就应该去纠正。每个人都向往童话,也有人说童话是骗人的,这个不一定,看人怎么去面对童话故事!


让孩子过多的接触童话故事,会误导孩子的思维吗?

罗素成说过:“人生而无知,但是并不愚蠢,只是教育使人愚蠢”。教育是个中性词,教育有好的教育,也有坏的教育。

兴趣、好奇是一个人对事物感到新颖、神秘,想对事物去探索的一种动力。心理学上说,好奇心能给孩子带来的效应是得到知识,增强能量,是培养孩子的秘密武器。

而现阶段的教育中,富有责任感的老师们打着为学生负责的旗号,把众多的课作业负担强加给孩子,孩子也只能放弃自己的所有爱好来完成老师的作业不得不牺牲自己的童趣,便是一大批高分低能学生的出现。

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将美好的希望寄于一身。为了取得好成绩,也不顾及孩子的感受和需求了。盲目跟风,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于是家长陪孩子奔波于各种培训班之间,增加经济负担不说,反而造成孩子过早厌学。

我们中国人在国际学科竞赛中获得的金牌越来越多,多次排名总分第一,但距离诺贝尔奖却越来越远。

让孩子变笨的十大高招:

1、过分渴求。2、处处干涉。3、要求完美。4、看重高分。5、父母不合。6、不准发问。7、事事代劳。8、限制游戏。9、鼓励听话。10、拔苗助长。家长们,你们中了哪招?

孩子的兴趣不管是什么,只要家长能发现,并能正确去培养。孩子爱看童话故事,家长可以从给孩子讲故事中,让它识别更多的字,从而提升阅读量,认更多的字,最后达到自己能去阅读文章。在满足他好奇心天性的同时,又能锻炼他自己阅读的能力,这何尝不乐呢?

当在孩子的周围都是冬天的气候,家长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给他搭一个塑料大棚,让他享受到春天的温暖。

这方面就得家长多把把关了,作为家长要引导性的带孩子接触。我们首选要筛选好合理的童话故事出来,再给孩子阅读。好的故事可以让孩子学到有用的知识更能丰富孩子的想象力,养成阅读的好习惯是一件很不错的事。所以不要拦着孩子做她产生兴趣的事,特别是阅读。我们只要把好关就行

对于学前班的孩子而言,是正确引导好还是直观误导对?

谢小悟空邀请。

这道题非常有意思,就我辅导一年级经验来看,

基本会做的孩子都是按照幼儿园老师的理解,而不是家长的理解。

所有的正规教材,也是支持幼儿园老师的理解,而不是家长的理解

但家长的理解也没有错,这是为什么呢?

这要从儿童智力水平的发展说起,4~7岁的孩子属于前运算阶段,最主要的特征就是用表象符号或形象符号来理解外界,前运算阶段仍属于直觉思维阶段,也就是看到什么,就是什么,不考虑事物中的内在逻辑。比如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面前摆上同样重量的棉花和铁块,100%的孩子都会选棉花,因为棉花看起来大。

7岁之后的孩子,才开始进入具体运算阶段,慢慢有了抽象概念。

回到这道题,这是一道幼儿园阶段的题目,那么也只能按前运算阶段的思维方式来设计和来解答。看到什么就是什么,不考虑现实中的逻辑。

如果这道是三年级以上的题目,才是按照家长的思维方式来解答。

辅导低龄孩子,一定要考虑到孩子思维的特点,而不是追求“正确”的理解。所谓正确的理解,有时反而会干扰孩子思维能力的正常发展。

谢谢邀请。

这位家长首先对你这么重视孩子的教育感到欣慰,你是一个负责任的好家长。我为你点赞。接下来我就说说这道题。我很是认真的看了看图,生怕我也理解错了。现在我对这位家长说,孩子的幼儿园老师并没有说错。

作为大人我们都清楚用减法是从总数里减去,这点毋庸置疑。家长和幼儿园的分歧就是家长认为车上的总数是14,应该从14这个总数里去掉,那这位家长在认真地看看图,第一幅图里下来的那6个小朋友就是图里车上坐着的那8位小朋友里面的6位,那么也就是说总数应该是8而不是14,这是没错的。所以正确的答案就是8__6+7=9,第二幅图也是同理。

这就是低年级教学,有时会另家长怀疑自己的智商。其实是大人想的太复杂了。

希望提问题的家长看到后我们可以一起交流这个问题。

对于学前班的孩子而言,正确引导是对的,这是因为

一是孩子从小给予正确引导将影响孩子的一生。不能只看现在孩子小,其实,他们已经懂得很多道理,只要坚持正确引导,他们会慢慢形成正确的思维习惯,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这对孩子的一生是非常重要的。

二是孩子从小误导他们,慢慢会形成错误的思维习惯,缺乏正确的是非观念,这将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如果一旦错过教育孩子的时机,这对孩子将来的发展非常不利,所以,误导孩子是方向上错误,这会越来越偏离正确的轨道。

总之,孩子只能正确引导,绝对不可错误的误导。

谢谢邀请。

家长高度重视孩子的学习,被感动了,为你点赞。

我认真看了一下图片,我认为图一这道题用文字叙述应该是:公交车上坐了8个小朋友,到站了,有6个小朋友下车,又上来7个小朋友,问这时车上一共有多少小朋友。为什么不是题主所说的公交车上有14个小朋友呢?认真观察图片,就会发觉下车小朋友与坐在车中的一些小朋友相同,从头饰、发色、脸型等可以看出来,这说明下车的人是车上8人中的一部分,这是暗含的已知条件。图二也是这个道理。

所以,我支持老师。

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谢谢悟空小秘书邀请,学前班的数学教学就应该直观加引导的教学,特别强调的是直观教学,原因在于孩子们的年龄小,抽象思维差,具有很强的形象思维和具体思维,利用图形或实物教学易理解,教材的编制也是遵循这一原则的,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起个引导的作,先怎样、再怎样、最后怎么了等等,例如小朋友们乘公交车问题,老师通过正确的引导,让孩子们看着图数一数,对孩子们的解答没有什么难度的,就是到站后,车里面的总人数减法下去再加上来等于现在车上有多少人,通过教学,这种思维方式是应该让孩子知道掌握的,我仔细看了看原图在编题方面有点问题,应该告诉到站后车里一共有14个小朋友,不应该显示8个小朋友,这是误导(式子中14条件中没有),下去6个又上来7个,现在车里共有多少个小朋友?这样孩子易理解,也是加减混合。

总之,学前班数学的教学,正确的直观引导,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思维!

好多孩子喜欢看《小猪佩奇》,但有人评价说是很污的动画片,你看过后是什么看法呢?

因为孩子喜欢再加上我自己是个教育工作者,所以我是认认真真的看过小猪佩奇这部动画片的,而且基本上每集都看过。从教育者的角度上来说,我认为这部动画片真的是太优秀了,但是为什么还有一些人总是说这部动画片很黑很污呢?我觉得主要是其中有一些教育的价值观念还没有被家长所接受

在小猪佩奇的动画片里,小猪经常跳泥坑,有时候还很任性,并且做出一些让现在的家长看来觉得是不适宜的行为,觉得会给自己的孩子形成不良的影响,我想说有这样认识的家长其实都是没有认真的去看过动画片的,世界上哪有什么完美的孩子,小猪佩奇,不过就是把我们生活中最普通的孩子的一些特点进行了一个故事化的呈现而已。

也正是因为小猪佩奇接地气贴近孩子们的生活,所以小朋友们才会非常非常喜欢这只可爱的粉红小猪,因为在小猪身上他们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并且学会了很多交往的技巧。而猪爸爸妈妈教育孩子的方式,也值得我们所有家长去借鉴。

我记得其中有一集叫做《***想的朋友》,小猪佩奇的好朋友来了,说这是我的朋友,但实际上这个朋友是不存在的,而猪爸爸猪妈妈对于孩子的这种说法表示了充分的尊重,并且还***装和这个***想的朋友去打招呼,这如果放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都会在想,孩子该不会是出了什么问题吧,怎么能***想出一个朋友呢?但是这完全是符合孩子心理发展特点的,所以如果我们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小猪佩奇,那么这部动画片可能确实有很多问题,但是如果从孩子的心理角度去观察的话,这部动画片简直是孩子肚子里的蛔虫呀,把孩子的想法描述得淋漓尽致。并且在故事中常常会描述出小猪最后解决问题的方法,实际上我觉得这一点才是最珍贵的,孩子们通过看动画片不仅发现了生活中的问题,而且还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你说这样的动画片能叫不好吗?

最后我想说,我们不要总是想着我们的孩子是完美的,或者说我们要完全给他呈现一个非常完美的状态,这是大人都做不到的事情,更何况孩子呢,接受孩子的不完美,最重要的是让孩子自己去认识到,这也是教育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

《小猪佩琪》这部动画片,从第一季到第六季,基本上每一集我都陪着孩子一起看过,甚至有些剧集还反复看过很多次,孩子非常喜欢,我也很欣赏这部动画片。

因为《小猪佩琪》的点播量很大, 正所谓“一千个人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能看到这部动画片不一样的地方,但是它能够收到那么多人的认可,足以证明这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动画片,虽然会有一些瑕疵的地方,但是瑕不掩瑜,里面的很多细节只要静心看,都能够感受到动画制作者的用心。

下面我说自己感触比较深的地方。

跳泥坑应该是这部动画片的精华所

大家所诟病的跳泥坑却是这部动画片最是被大家所诟病的跳泥坑,我非常赞同跳泥坑,因为对于在钢筋水泥里[_a***_]成长的孩子来说,大自然的水、泥、沙,给予他们的快乐应该是在我们平时的城市生活中所没有的。

孙瑞雪在《捕捉儿童敏感期》中这样写到:“任何一种人为的玩具都无法与大自然的赐予相媲美,沙和水适合所有心智状态的孩子,玩法变化无穷,每个孩子依据自己的心智,进行自己的玩法,这就是大自然赐予孩子最好的礼物。”

正因为认识到这一点,我尽量控制自己不干预孩子的玩乐,特别是会把衣服和身体弄脏的玩乐。

有一年暑假,我们带着孩子回老家,夏天的雨基本是说下就下,一场大雨后,村里的地面上出现了很多水坑,虽然地面上有些脏,但是孩子非常喜欢玩水,我们就没有阻止她,任由她在水坑里玩了个够,等她从水坑里出来后,全身又湿又脏,开热水洗了个澡,又变得白白净净了。

晚上的时候,她突然说了一句:“妈妈,谢谢你,今天玩得很开心!”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育儿知识误导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育儿知识误导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查看更多有关于 的文章。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ww.plsrw.com/post/21844.html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随机图文
    此处不必修改,程序自动调用!
最新留言